[人物專訪] DECO MY PLACE 羊毛系設計師
柔和溫暖的觸感 羊毛系
原設計 林昱安設計師 / 報導來源 <http://decomyplace.com/event/pamaterial/case2.php#a>
柔和溫暖的觸感「羊毛系」花草板在冬天來臨時,我們喜歡穿上羊毛製的衣物,暖和身體肌膚、增加溫度,而喜歡自然材質的空間設計操盤手林昱安設計總監,則將溫暖概念運用於居家空間,透過同樣溫潤有質感的「羊毛系花草板」取代冰冷牆面,結合不同材質運用,創造空間專屬的視覺溫暖氛圍。
如同穿衣風格大家喜好各不同,居家裝潢規劃有人喜歡簡單俐落,有的則偏好優雅摩登,房子總不像購買衣物穿搭如此簡單,畢竟要使用 10~20 年時間,甚至更長遠,如何才能住得舒適不生膩?居家本身維持簡單原則是不二法門! 這次特別請來空間設計操盤手 原設計 的林昱安設計總監,同時也是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講師, 前往他自己找靈感的秘密基地 松山文創園區 以及誠品生活松菸店,穿梭多種風格空間探索時,透過懷舊菸廠和新生建築、文創展覽的環境薰陶,同步與我們分享從美國工作一直到回台灣之後的設計經歷,無論是對設計有興趣或是正為新家裝潢感到苦惱的屋主,不妨跟著設計師的腳步,一起來為新家構思找創意吧!
Q1:平日都從何處找尋設計靈感?
住宅設計每日都持續,其實靈感不必特別搜尋,相較出國旅遊,我比較偏好從日常生活找靈感,如同一般人吃飯、閱讀、行走,有的是更多敏銳觀察與細節專注,譬如說一本書上小角落圖案,可能就變成下次空間板材的設計來源,不會特別為了某種事物而去找尋。分享幾個自己常去的地點:電影院,電影中聚集國內外導演們拍片攝影精華,擁有不同年代生活方式集結,從場景裡頭觀察當代風韻,再套用到我的作品內,而且一場電影約莫 350 元上下,CP 值超高。
再來鍾愛到老廠房裡看歷史文化變遷,特別是松山文創園區,磚頭上留下的刻痕和運送煙草軌道,想想以前曾經為菸廠,現在卻成為展覽文創特區,不覺得很有趣嗎? 看完展覽還可以走到 松菸小賣所 跟 設計點 DESIGN PIN 坐著體驗懷舊空間,順道挑選文創小物帶回家。而且松山文創園區內部即有誠品生活松菸店, 三樓不但擁有滿滿設計藏書,還同時設有中國飲茶文化專賣店鋪,偶爾來這裡拜訪 回留茶館,獨享一杯好茶,換得寧靜片刻午後,也是身為設計師必須的放空留白。
Q2:台灣設計工作環境跟美國設計工作環境有什麼不同呢?
住在美國約莫 4 年時間,從加州到紐約,是一種充實忙碌而緊湊的生活步調,很少有屬於自己的自由時間,交雜著讀書、交報告、找資料、討論、構思設計!跟在台灣的安心踏實截然不同,畢竟文化環境相差甚遠,即使是返國後的現在,還是有許多不習慣。當然在紐約 AKA 建築師事務所因為承攬範圍廣,所接觸設計種類相比台灣也較多,除了居家設計外,還包括飯店、公共空間、建築等多樣化領域,最大收獲便是國際視野培養,以及團隊合作重要性。希望扎根於台灣,於是成立「原設計」,濃縮國外經歷,專注在居家設計上,透過每次達成屋主期待中的需求,持續享受設計這份工作,便是最讓人感到愉快的事了!
Q3:之前住國外的生活環境、空間是如何規劃?與現在台灣有什麼差異?
最大差異性在於裝潢與佈置之間的拿捏,也許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,歐美國家喜歡透過佈置營造生活感,並且隨著季節、節慶加以變化,譬如說聖誕節,不但街上隨處可感受到愉悅氛圍,連家中角落一定要放顆聖誕樹應景。加上大部份海外留學生,幾乎都是租屋一族,我也不例外,定期前往跳蚤市場、社區搬家特賣、街頭藝術工作者的畫作中翻寶,有時甚至能以便宜價格入手設計名作,透過最少的金額開銷,佈置成個人化風格。如果你也是租屋一族,其實現在台灣也有很多二手老件家具販售地點,或者使用海報、藝術畫、老照片等豐富牆面視覺,也是不錯的空間改造技巧。
回到台灣後,最後悔沒將美國老件家具一起帶回來,現在生活空間儘量以簡單為主,規劃最小限度收納區域,運用木頭、布料、皮革等有質感家具營造整體感。而近期因為愛上材料原始感,開始在居家空間嘗試藉由不同建材組合搭配,形成混搭美學,像是水泥、磚牆、石材、金屬、鐵件等。最近則發現更新鮮的天然產物「花草板」,取用阿爾卑斯山的天然植物,附著於美耐板上,保留有機素材的原始樣貌,並且擁有多種不同「口味」,我自己則最喜好「羊毛系」,觸摸質感與毛衣相近,結合木頭板材使用,一定能為家裡添增更多溫暖度與獨特性。
Q4:有沒有個人欣賞的品牌或設計大師呢?
剛剛提到會在居家空間裡運用水泥材質,更進一步正確來說應該是清水模,也因為它而特別偏愛安藤忠雄,每次前往日本都要來趟建築巡禮朝聖,跟在書本上閱讀圖片不同,透過清水模為主體的建築空間,很自然能呈現一股質樸原始感,身在其中寧靜氛圍油然而生,直接影響到設計時的居家展示樣貌,從中也更愛使用天然建材。回歸到居住空間,建議首次嘗試的屋主,試著選擇其中一道主牆,搭配造型俐落設計家具,一定也會愛上這種簡約感風格。
Q5:針對台灣目前的居住現況是否有更進一步的改善建議呢?
構築居家空間,很多時候是需要屋主們的信任,舉例來說簡約感風格設計,有時候會被形容成好像沒有什麼設計可言,殊不知簡單搭配才最耐看、最難表達,如何從溝通過程中取得平衡,就是達成「滿足居住需求」的關鍵所在。說真的太浮誇規劃方式,有時候看似豐富視覺,卻少了屬於家的舒適度,甚至時間拉長來看,反而有種不合時宜感受,要改卻已經來不及。動工規劃之前,先想好自己的設計方向,搜集圖片資料,與設計師充分溝通,取得平衡點同時也讓居家使用更舒適。